中船重工黃岡貴金屬有限公司
復工復產記
一邊迎著陽光,一邊綻放芬芳。
疫情之后,位于黃州火車站經濟開發區的中船重工黃岡貴金屬有限公司迎來春暖花開的高光時刻:從3月16日復工復產至今,公司日平均產值達到1200萬元。128名產業工人實行三班倒,為復工第一個月產值4億元訂單的交付加班加點。 這是一家由中國動力完全控股的國有企業,前身為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貴金屬材料事業部。該公司在黃岡園區建設項目總投資6.5億元,用地147畝,二期投資3.2億元,主要建設3000噸硝酸銀、1000噸銀粉生產線。 這也是一家致力于貴金屬領域內的產品研發、生產以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涵蓋太陽能電池用銀粉、貴金屬鹽、貴金屬回收與精煉等多方面,太陽能電池用銀粉在國產銀粉的市場占有率達 90%以上,已成為國產高端銀粉的第一品牌。 面對來勢洶涌的新冠肺炎疫情侵襲,公司如何化危為機、掌控市場主動權?
復工企業要實現快復產、快達能,必須解決企業員工上崗率不足的問題,怎么辦? 從按下“暫停鍵”到重啟“快進鍵”,中船重工黃岡貴金屬有限公司全面復工復產只用了4天時間。 重啟復工復產“快進鍵”的背后,是公司決策層爭分奪秒、全速推進、“搶”字當頭的英明決策。 “搶”先應對。公司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和應急處置方案,成立以總經理高中勝為組長的領導小組,下設疫情防控辦公室。從園區大門、上下班、辦公室、公共區域、食堂、生產區域、住宿區域、公務用車等7個方面制定細化防控措施。明確體溫排查負責人,細化每天兩次排查制度。防疫物資準備充足,準備醫用口罩1萬只、體溫槍15把、消毒液200瓶,備足一個月使用量。 “搶”先復工。3月12日,公司拿到復工復產文件,到3月16日第一批45名員工復工,再到3月26日128名員工到崗,員工上崗難題得到快速解決。

“搶”改工藝。此前公司一直是用園區另一家公司的水蒸汽進行生產,由于復工復產時間起沖突,貴金屬公司只能改“汽”為“電”。
3月15日,58歲的張師傅來到公司時,公司設備已經2個月沒有運轉。作為公司維修班班長,他接受了這一搶改任務:在兩天時間實現“汽”改“電”。
說干就干。張師傅帶領維修和工藝人員連續奮戰26小時,按要求出色完成了生產工藝的改造。 機器轉動了,工廠里又響起了那熟悉的轟鳴聲。那連續不斷的聲音,是效率更是效益。
補損失,好上加快
3月16日,黃岡貴金屬有限公司正式開啟一條銀粉產線,當天生產銀粉500公斤,實現產值200萬元。 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同意中船重工黃岡貴金屬有限公司復工的時間是3月12日。第二天,高中勝就帶領部分高管和核心技術人員進駐廠區,以公司為家,疫情不解除誓不離開黃岡。 高中勝介紹,這次選擇附加值高、產值大、用工少的銀粉產線率先復工,主要滿足客戶急需。目前,先期返崗員工已全部住進公司單間宿舍。
其實,就在疫情發生后,黃岡貴金屬有限公司就一直籌備復工,對公司全員堅持每天監測兩次體溫,所有員工沒有一例確診、疑似。儲備了一個月的防疫物資,鞏固國內同行業市場占有率第一的地位,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作為國內唯一一家可以實現定制化的銀粉供應商,公司與多家跨國知名企業有合作。目前,公司業績持續向好,已與杜邦、賀利氏等國際巨頭簽訂了出口合同。保目標,好上加好
“安全健康就是生產力,夜以繼日就是戰斗力?!秉S岡貴金屬公司在復工復產期間打出了振奮人心的口號。 “這是除硝酸銀雜質的除雜釜,這是硝酸與銀反應生成硝酸銀溶液的反應釜,這是把硝酸銀晶體甩干的離心機……”
3月26日,硝酸銀車間主任林松指著車間那一個個龐然大物侃侃而談?!败囬g每天實行三班倒,每班12名工人工作8小時,硝酸銀已經能夠滿產了?!?/span> “硝酸銀車間第一批工人復工復產時,每天產量最多是產能的一半,現在終于能夠滿產了?!毕跛徙y車間班組長張新宇欣慰地說。 “計劃復工第一個月完成產值4億元。將通過深挖潛力、開足馬力等方式,堅決奪回疫情造成的時間損失、發展損失,爭取年度產值目標不變?!备咧袆傩判陌俦?。 數字印證發展速度,數字見證發展自信。2016年3月28日開工,2017年9月9日開機試生產。2017年,銷售收入達到17億元;2018年,銷售收入為41億元;2019年,銷售收入51億元。 “二期投資3.2億元,可年產3000 噸硝酸銀和1000噸銀粉,二期投產后,產能擴大一倍?!备咧袆俳榻B。
樸誠勇毅,不勝不休。中船重工黃岡貴金屬有限公司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謀跨越發展,向著“百億目標”邁進。
來 源:黃岡日報